何建明:家園不只是我們的單元房,而是整個社會
2018/7/8 20:36:19 來源:中國藝術報

何建明接受專訪
7月6日,中國作協副主席、著名作家何建明參加了由中國文藝志愿者協會、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秘書處、貴州省文化廳、貴州省體育局、貴州省文聯在貴陽舉辦的“中外文化體育名人與生態文明建設”講演會。
何建明在接受本報采訪時說:“我是寫報告文學的,走的地方很多,這幾年,我強烈地感受到很多地方在生態文明方面做得非常好,包括貴州。我能親身感受到貴州人民在生態文明建設中獲得了幸福感和財富的擁有感,讓老百姓滿意,這是生態文明最重要的。作為文學工作者,參與和宣傳生態文明是我們的責任。”
何建明說,文學工作者可以到很多地方去享受自然,享受大自然中人的愉悅。對普通百姓來說也是這樣,當社會的物質文明發展到一定階段的時候,享受自然就是生活的一部分,那么生態文明帶給百姓就是最直接的感受。何建明表示:“如果從藝術和文學的角度來說,這種好的水、好的山、好的人、好的環境可以讓我們創作出很多作品,我認為詩歌、散文包括小說在內,生態文明帶給我們的進步和我們文學藝術的復興也是有直接關系的,相信會有一批優秀的作品涌現。”
在談到有些地方的生態環境建設時,何建明說,有的地方很富有,但是公共環境和生態并不太好,當地百姓覺得自己房子之外的地方都不是他的,全民意識不夠。而有些地方的農家樂在處理自己的環境和公共的環境方面做得非常好,尤其是浙江安吉,習近平總書記當年在安吉考察時提出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科學論斷。安吉家家戶戶都非常漂亮,當地百姓把自家環境當作家園的一部分,這種自覺的意識可以給我們整個社會帶來極大的好處。
“我們生活在北京這樣的大城市中,家園不只是我們的單元房,而是整個社會。我們現在只關注自己的小家園,恰恰忘卻了整個城市是我們的大家園,這一點都市里的人要好好向鄉村里的百姓學習。”何建明在談到建設小家和大家園的關系時深有感觸。
在談到如何通過文學作品讓大眾有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識時,何建明指出:“文學作品和藝術作品通過很小的故事或者宏大的敘述,通過生動、詼諧的敘述方式或者表演形式,讓更多人的情感或心靈受到教育和教化,這是文學作品所起到的作用,有時可能比一個報告更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