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te id="wqw3u"></cite>
    1. <rt id="wqw3u"><nav id="wqw3u"></nav></rt>
      <rt id="wqw3u"><progress id="wqw3u"></progress></rt>

    2. <rt id="wqw3u"></rt>

      <rp id="wqw3u"></rp>
      <ruby id="wqw3u"></ruby>
      <rt id="wqw3u"></rt>

      《中國藝術報》:讓藝術教育成為生命教育的有效載體

      2020/6/12 15:48:54      來源:中國藝術報 | 張悅

       

        “應增加‘生命教育’比重,讓藝術教育成為生命教育的有效載體。”5月舉行的全國兩會上,在全國政協委員、中央音樂學院教授劉月寧提交的兩份提案中,除了她持續多年關注并力推的進一步推動中國音樂海外傳播的提案內容,在促進藝術教育整體協調發展的提案中特別有一個段落提到“應增加‘生命教育’比重” ,這也是她近一段時間來最新的思考和建議。

        “今年以來,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在此期間,與體悟生死、感悟生命有關的生命教育成為許多學校的開學第一課。但生命教育不能僅停留‘補課’上,而應常態化、系統化設置,成為一門讓人終身受益的課。 ”劉月寧闡釋道,“生命教育圍繞人的自然生命、社會生命和精神生命展開教育,讓每個生命成為更好的自己。而藝術教育調動了人對生命的感悟力、鑒賞力、創造力,挖掘人在無意識層次上的生命潛力,使人成為更加完美合理的個體。從本質上看,藝術是理解生命的最好載體之一,藝術教育講的就是一種生命教育。因此,建議加大‘生命教育’在藝術教育中的比重,以豐富多樣的藝術形式讓藝術教育回歸生命本質,為教育注入體驗生命的意義與價值。 ”

        2月初,武漢疫情告急,白衣天使逆行而上,劉月寧在參加北京市教工委發起的抗疫捐款時就在想:國難當頭,我們音樂人該做些什么?當時,她立刻和武漢音樂學院的師生聯系,并和湖北揚琴界的同行聯系。在防疫物資異常短缺的那段時間里,她購買3000個防護口罩,第一時間給武漢的同行們寄去。幾天后,全國政協文藝界委員發起“致敬白衣天使”的活動,劉月寧通過新華網向抗疫一線的女醫務工作者送上祝福與敬意,送去問候和關懷。同時,她也一直在思考:應該為“天使們”再做些什么?于是,通過亞洲揚琴協會“愛揚琴”官微平臺,聯合亞洲揚琴界的同行,與湖北揚琴界聯合推出抗疫MV 《陽光總在風雨后》 ,用音樂感謝堅守在抗疫一線的白衣天使。那段時間,她一直在忙碌著。 “國難當頭,湖北受困,我無法停下來。 ”劉月寧坦言。

        此后,我國疫情基本得到控制,而歐美國家疫情開始暴發。劉月寧負責的海外音樂孔子學院、音樂孔子課堂被迫停學停課,學生恐慌、教師焦慮,他一直在想著如何能夠幫助他們。3月26日晚,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京出席二十國集團領導人應對新冠肺炎特別峰會并發表題為《攜手抗疫共克時艱》的重要講話,令劉月寧感觸很深。

        特別峰會剛一結束,劉月寧就開始聯系丹麥、德國、烏克蘭、加拿大、美國5個國家的7所音樂學院、音樂孔子學院(課堂)的院長和師生們,希望用音樂把中國的聲音傳遞給歐美的民間,和世界人民攜起手來,共克時艱。這一倡議得到各國音樂孔子學院的響應,他們的負責人紛紛表示,“十分愿意加入! ”大家迅速演練起來。劉月寧負責的中央音樂學院音樂孔子學院辦公室及中外音樂文化交流與體驗基地著手創作,進行樂隊和專業指導,制作人開始尋找網絡云平臺和合成制作機構。疫情封閉了很多歐美院校,樂器拿不出來,就遠程協調。此外,由于遠隔萬里有時差相錯,大家便連夜合成;錄音棚停工了,戴著口罩重新開工。經過半個月的努力,網絡云端的“云合樂”跨國合作實現了, 6個國家參演的全球抗疫主題原創MV 《風和日麗》誕生了。央視頻、中國網、九三學社之聲同時首播,在海內外社交平臺上廣泛傳播,《風和日麗》一時獲得眾多關注,正如作品中德國伯樂高中“中文合唱團”成員用嫻熟的漢語所演唱的“熟悉或是陌生,抗疫的征途我們相互陪伴;崎嶇或是坦蕩,愿生命充滿奇跡,風和日麗。 ”

        劉月寧說,“這部凝聚著中外音樂家‘同心圓’的抗疫作品,在最為艱難的時刻,帶著中國音樂家的使命,向世界人民傳遞出力量和信心。這是中國音樂引發的世界感動。我作為歐美同學會的一名負責人、作為海外音樂孔子學院的負責人,肩負著中國音樂海外傳播的責任。 ”《風和日麗》中演奏古箏的丹麥皇家音樂學院青年教師荷西·瓦倫蒂對劉月寧說,這首作品讓他特別感動,里面有希望、有愛、有友善與支持,也有心聲和希望。通過這次合作,讓他對中國人的“大愛之心”有了更深感觸。而這,也就是劉月寧的初衷和心愿——用音樂傳遞中國人的關懷,至少是中國人善良的祈福。中外音樂人在這次“云合作”中,讓全世界的音樂人對命運共同體生發出更多思考與理解,這也是中國音樂“走出去”的又一次海外傳播路徑的創新。

        如今,隨著全球疫情的不斷變化,劉月寧仍在繼續努力和行動著,“須著手海外音樂孔子學院‘停課不停學’的網絡教學,還有12個專業學生的個別教學必須籌建線上‘教室’ 。 ”不久前,在孔子學院總部支持和中外方院校領導以及合作團隊的共同努力下,由劉月寧牽頭推進的全球第一個“中文音樂教室”落戶英國,正式批準成立,而這個平臺將成為一個線上和線下教學與中、歐文化分享的“交互式”新坐標。

      戰略合作機構友情鏈接
      中國作家網 中國文聯 教育部 文化部
      移動客戶端
      掃描登錄手機 WAP版
      黄网VA